北京亚太国礼文化传播中心

传播国礼文化 打造中国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礼艺术家 > 刘宁
国礼艺术家

刘宁

时间:2018-09-10 00:00来源:亚太国礼网编辑:刘涛点击量:1581981

刘宁,字源方,河北定州人,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后进修于中央美院研修班,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美协会员、中国网中国视窗编辑部副主任、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艺术中心副秘书长,自幼喜好美术。中学时起就开始跟名师学画。曾开办艺点艺美术学校,有多年的美术高考教学经验,师从于国宾礼画家刘月好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苏高礼,长期坚持油画、国画创作和色彩研究,作品多次入围全国、省各种美展。

著名画家刘宁

每当大家问道喜欢哪个画派时,大家的回答几乎是异口同声,那就是印象派。我在中国美术馆,看了很多的展览,唯一次排队看展览是在05年,在中国美术馆,那是一个印象派的展览,那次展览把世界各地各大博物馆中收藏的印象派的作品集中起来,在世界一些城市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巡回展出。印象派画家们最科学的,最大限度地吸收19世纪的科技成果和光学研究,光谱七色的发现,使他们发现了即使是阴影中也具有色彩,莫奈画中的一些阴影中有的出现纯色,于是西方长期以来的“酱油色”的画面被美丽的色彩所取代。 印象派对中国尤其是美院恢复高考之后的艺术教育起了很大作用。常规上谈印象派往往从艺术欣赏的角度出发,讲它是光的革命。其实这太简单了一点。更重要的是它对后来的抽象艺术、当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许那次画展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印象派的缘故,便让我对印象派的作品情有独钟。

作品《独归》 大小60cm×80cm

作品《海上日出》 大小60cm×80cm

受印象派的影响,我对阳光和自然风景总是充满着激情和感动,每当走进美丽的大自然时就会被那温暖的阳光和迷人的色彩所陶醉,印象派强调用笔。原来西方的古典主义艺术,用笔依附于造型,而印象派强则强调光。印象主义的画家们以革新的姿态,将光色变化的原理运用到绘画实践之中,极力主张到自然中去写生,去研究各种光源照射在物体上所发生的微妙变化,用色彩抒发着自己的情感。

静物《山竹》 大小50cm×50cm

静物《白菜》 大小50cm×60cm

静物画是我最早接触的绘画形式,从刚开始学绘画就是从素描静物入手的。近现代,静物画还成为画家练习技巧和学院美术教学的一种手段,旨在训练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静物画的对象多为食品、炊具、餐具、水果、蔬菜、花卉,以至书籍、乐器、灯具、骷髅、死去的动物或动物标本等。画幅一般不大。早期的静物画常常具有各种宗教寓意或象征意义:如描绘面包、酒、水隐寓耶稣受难,描绘骷髅、计时用的水漏或沙漏、蜡烛等象征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流逝,描绘花卉、水果、蔬菜象征时令变化 四季转换等。静物画体裁的产生,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当时艺术家对于表现人的生活的兴趣,其中有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17世纪的荷兰静物画华丽、精美,代表画家有J.D.de海姆、A.van贝耶林、W.考尔夫等,其中海姆的作品具有当时流行的巴洛克风格,所描绘的各种水果质感极强、色彩瑰丽。同时期的佛兰德斯画家的静物画描写细致,富于装饰美感。18世纪法国画家的作品代表了静物画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他将题材范围扩大到以往不常为人描绘的朴实、简单的厨房用具和食物上,把极普通的对象变成了富于美感的艺术品。后画家,在其静物画创作中追求绘画的形式感,造型上注重结构和色彩的坚实感,而不过分依靠明暗法来表现体积,创造了静物画的新形式,赋予它以新的内涵──对形式意味感的表现,其作品成为现代艺术的代表作。画家发展了塞尚探索的新形式,其中以意大利画家G.莫兰迪为代表,他的作品具有形而上绘画的性质,对后起的绘画有所影响 在中国绘画样式中,以描绘古器物形状为主的博古画在一定意义上亦是一种静物画的形式。


责任编辑:刘涛

国礼艺术家查询

姓名

证件编号

国礼产品查询

产品名称

证件编号

工作人员查询

人员姓名

证件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