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亚太国礼文化传播中心

传播国礼文化 打造中国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关注 > 上海东馆:“海陆交汇处”开放的“历史记忆”
特别关注

上海东馆:“海陆交汇处”开放的“历史记忆”

时间:2018-11-18 10:00来源:中新网上海编辑:刘涛点击量:616438

 

  每到一座城市,博物馆总是人们了解此地的最佳去处之一,不仅因为这里有人类收藏的历史记忆凭证,更因博物馆是熔铸提炼新文化的殿堂。9月底,一座新型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以下简称“上博东馆”)即将在上海正式开工建设。

 

  上海博物馆东馆选址上海花木地块,北临世纪大道、东临丁香路,毗邻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该馆占地面积4.6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0.5万平方米,是人民广场馆舍的2倍多,建筑高度近45米,拥有地上建筑6层,地下2层。

 

  一次建造10万平方米体量的建筑,在国外也鲜有先例。“上博东馆招标一共进行了四轮,对于这样大规模的建筑大家都没经验,参与投标的9个国内外团队竞争异常激烈。”上海博物馆东馆主创设计师、同济大学教授李立说。

 

  上博东馆整体呈矩形体块,造型简洁挺拔,覆盖立面的大理石表皮蜿蜒包裹宛如大海波涛起伏,既暗合上海这座城市“海陆交汇”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上海“勇立潮头”的排头兵精神。

 

  李立在介绍设计理念时表示,团队希望反映上海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外立面是带有波浪状的起伏和平整的建筑肌理结合,如同大海的波浪和陆地交汇形成“海陆交汇”的概念,在表现上海地理特征的同时,也表达了上海海洋文化和陆地文明的结合。

 

  “整体上这栋建筑第一眼的印象就是符合上海文化气息的。”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介绍说,具体来看,场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形态和功能性,以及视觉感受和参观体验都能较好地结合。

 

  早在2016年上海市的一次设计竞赛活动时,就对上海博物馆东馆提出了“希望能打破封闭式的展览方式,要追求通透性”的设计要求。在李立看来,这不仅是空间上的互动结合,更是要朝着开放型新型博物馆的方向努力。

 

  未来,上海博物馆东馆将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感和参观体验。例如,开放式的文物修复展示,使博物馆的日常后台工作得以呈现在公众眼前;馆藏秘宝专室让往常受限于展出条件而长年得不到展出的国宝,也有机会与公众“面对面”。

 

  对于博物馆的“开放”对安全性的影响,杨志刚表示,博物馆的开放并不意味着安全系数的降低,而是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揭开博物馆的神秘面纱,让公众更深入地了解博物馆的运作和细节。比如上博展厅展出的都是完整或修复完成的器皿,但东馆也许会拿出一些珍贵的瓷片供大家观赏,同时还可触摸,加深公众对中国古代瓷器文化的认识。

 

  据了解,目前上海博物馆东馆项目已经进入到开工前的最后冲刺阶段,将于9月底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20年竣工。

 

责任编辑:刘涛

国礼艺术家查询

姓名

证件编号

国礼产品查询

产品名称

证件编号

工作人员查询

人员姓名

证件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