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亚太国礼文化传播中心

传播国礼文化 打造中国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管住耕地更要管好耕地 守住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新闻中心

管住耕地更要管好耕地 守住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时间:2022-06-28 09:04来源:央视网编辑:李明明点击量:346716

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十四五”期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都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这条红线,就是管着我们14亿中国人吃饭的18亿亩耕地面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农田就是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眼下,夏粮已经丰收,田间地头是一番繁忙的收获和播种景象。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18亿亩耕地红线,就是关系国家命脉的安全线。

去年,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发布,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耕地19.18亿亩,从全国层面看,实现了国家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目标,这也是这两年来耕地保护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的结果。

在山东德州宁津县,今年种粮户王春红的45亩小麦增产丰收。2021年,山东省开展“三区三线”划定试点工作。“三区三线”是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朱道林说:“三大空间决定了一定区域的总体国土空间结构,城镇空间往往是要扩张的,将它的开发边界确定、予以稳住,城市建设在哪里,只能在那个界限范围之内,农业生产空间也就在农业生产空间范围之内,不能随便占用。生态空间也一样,布局确定完以后,未来在土地利用管理、国土空间管理过程当中实施用途管制。”

山东省是“三区三线”划定试点省份之一,把90%的稳定耕地划入了永久基本农田红线。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耕地保护监督处副处长袁永说:“严格按照耕地、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的优先序,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划足划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确保数、线、图一致,确保整个划定成果能落地、可考核、可追责。”

山东省德州市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规划科科长安宁说:“德州市‘十三五’期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是792.45万亩,‘三区三线’划定的比‘十三五’期间不仅没有减少,还增加了40万亩。”

为了不浪费地力,宁津县把城镇开发边界内准备用于建设占用的耕地,取走耕地土壤的耕作层,拿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内再利用。王春红种的45亩土地是复垦的,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以内,为了提高土地质量,统一覆盖上了优质的耕作层土壤。

去年,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相比于截止到2009年底的第二次国土调查,10年间,全国耕地减少了1.13亿亩,其主要原因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国土绿化,比如,耕地变成林地和园地。现在,合理界定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三条控制线”不交叉、不冲突、不重叠,更有利于保护耕地。

多年来,工业用地、建设用地与耕地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耕地进出平衡是新《土地管理法》确定的一项耕地保护的基本制度,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建设单位必须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这其中,关键是质量。

在黑龙江鹤岗市东方红乡的水田连片现代化高效农业生产区,水稻已经分蘖,无人机正在进行喷洒作业。而在四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占地54公顷、塘底堆积厚重淤泥的荒废鱼池。

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厅长于万臣说:“耕地可持续占补平衡的关键在于保护好耕地的后备资源,目前黑龙江省正在按照国家要求,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对全省耕地后备资源潜力、水资源承载力、开发利用战略和规划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分析、评价和研究,把宝贵的耕地后备资源保护好、利用好。”

耕地进出平衡、占补平衡,前提是要有质量可靠的后备土地资源。鹤岗市一片占地54公顷的荒废鱼池就属于比较好的后备土地资源。

2017年,鹤岗市对这片废弃鱼塘改造水田项目进行立项,安排专项资金,新修了水渠、斗沟、涵管、机电井、田间路等基础设施,把建设占地的优质耕作层黑土覆盖到这片土地上,进一步改善种植条件。

这一片土地的复垦实现了水田标准化生产,依托废旧鱼池改造的水田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无农药残留,2020年取得了有机水稻生产标识。黑龙江省从2001年开始建立省级补充耕地储备制度,对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实行“先补后占”,这样就首先从制度上保证了后备耕地的质量。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朱道林说:“占补平衡本身是来解决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相互平衡的关系,由于耕地的后备资源越来越紧张,无论如何补充耕地的质量,总体来说既受到资源条件的影响,同时即使是不断通过条件比较好,还是有一个土壤条件等等熟化的过程。为了保护耕地的生产能力,因此国家严格控制占用耕地,为什么划定‘三区三线’,也正是从这些角度去进行考虑。”

严守耕地红线、严格执行“进出平衡”是保证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提高现有耕地质量也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从耕地质量看,我国耕地中低产田占比2/3以上,东北黑土地退化、南方耕地酸化、北方耕地盐碱化等问题日益显现。

黑龙江拜泉县是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可是在前些年,这里的粮食单产很低。

说是黑土地,可因为山坡地比较多,水土流失很严重,拜泉县也一度因此被列为黑龙江省贫困县。多年来,拜泉县一直在进行水土流失治理。

黑龙江省拜泉县水利局副局长张春山说:“从初期的调整垄向到中期的兴修三田,近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现在的综合立体开发,1986年遥感普查的时候有2.7万条侵蚀沟,现在已经治理2万条。目前通过普查为止,100米以上的侵蚀沟还有3500条。”

治理后的耕地,粮食单产逐步提高。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教授张兴义说:“据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年均千分之五的速率在上升,土壤质量在逐渐上升,作物产量也在恢复。如果再实施秸秆还田,施有机肥,土壤质量恢复更快,达到保护黑土地的目的。”

对黑土地的保护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共识。东北各地正在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措施减缓黑土地的退化、让土地重新变得肥沃。而在全国其它一些主要粮食生产区,这几年也在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现有耕地质量。2年前,江苏盐城的马以勤承包了4000亩土地,是土地承包大户。4000亩地分散在3个不同行政村,机耕路弯弯曲曲,每天大量的时间就是在不同田块间跑来跑去。

当年分田到户,考虑到耕地肥瘦不均,为了公平,很多农民的耕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增加了每亩粮食生产成本。星罗棋布的田间小路、沟渠,也导致了耕地数量的减少。

2020年,高作镇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的要求,兼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相结合、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争取做到既保护好耕地,解决土地碎片化的问题,又使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高作镇党委书记唐城说:“在实施之前耕地大概是1.5万亩,通过对基本农田的连片整理,对沟塘填埋,对闲置用地整理,不到两年的时间新增耕地有2000多亩,到目前为止整个耕地数量大概在1.8万亩。”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成10.75亿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到2035年,全国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以此为契机,与之配套的乡村规划,也会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

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中国人自己的饭碗,还要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而粮食生产的根本在于耕地。地之不存,粮将焉附?所以我们要用“长牙齿”的硬措施,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不仅管住耕地,更要管好耕地,让农田质量更好,产量更高。这才能端牢端稳咱们中国人的饭碗,夯实大国的根基。(焦点访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李明明

国礼艺术家查询

姓名

证件编号

国礼产品查询

产品名称

证件编号

工作人员查询

人员姓名

证件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