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扶贫,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团中央青年发展部组织了2020年“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河北金融学院团委、基础部语言文字小组,认真组织大学生组成“九州同音 脱贫攻坚”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了此次活动。2020年8月24日-9月2日河北金融学院刘鸿雁老师带领大学生团队来到甘肃省临夏自治州临夏县韩集镇上阴洼村村委会,开展了以“推普助力 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河北金融学院参加此次活动的大学生,其生源地全部为甘肃,此次活动也是学子返乡“反哺”行动。在甘肃省临夏县教育局语委支持及河北金融学院大学生实践团队的努力下,此次活动取得显著成果。
临夏县教育局语委领导对此次活动予以大力支持
2020年8月24日下午,河北金融学院师生经过长途跋涉抵达甘肃省临夏县。临夏县教育局语委领导对此次活动非常重视,及时联系了上阴洼村村委、上阴洼村小学,促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上阴洼村村委会与河北金融学院师生共同协商工作安排
开启社会实践活动的出征仪式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包括三项内容:
(一)开展调研建档工作。8月25号-26号,团队挨家入户调查,了解村民语言文字掌握情况,并且建立调研档案,明确了当地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对象。
(二)进行普通话教学培训和验收。8月27号-9月1号,团队采用了灵活的教学模式,运用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对村民开展了普通话教学培训,并建立了教学培训档案。
(三)加强普通话政策宣传。活动期间,团队利用直接宣讲的方式及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广泛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和推普助力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努力提高贫困地区群众对推普助力脱贫攻坚的认识
同学们进行入户调研
此次活动较为深入地调研了当地语言文化状况及教育情况:
(一)当地普通话水平(主要是18-45岁)外出打工的人一般能听懂也能说流利的普通话;在留在村里的劳动力一般只能听懂普通话,大部分不会说普通话,也不会写汉字。
(二)当地小学生普通话水平比较高,老师在课堂基本采取普通话教学,孩子们的普通话水平相比以前大有提高。
(三)当地语言文化的代表为民歌。民歌在临夏被称作“花儿”,临夏被誉为“中国花儿之乡”。花儿的歌词朴实直白,却直戳心扉。曲调委婉自然,意味悠长。
(四)由于青壮年外出打工,家里剩下的多为老弱妇孺,学前教育问题比较突出。
因陋就简,街头授课
山村大学生谈普通话水平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大学生带领孩子们进行有关普通话的活动
此次活动得到了临夏县教育局的表彰
“学好普通话,提升文化水平,才能走出大山,改变命运。”这是山村大学生张占龙同学所说的话,更代表了无数山村孩子的想法。
“把青春的汗水留在奋斗中,用自己的力量去回报故土,在实践中磨砺本领,要学会吃苦耐劳,用自己的脚步去衡量未来的人生,希望大家能踏踏实实学习,增加自己的本领来为家乡脱贫攻坚尽一份力。”这是临夏县教育局语委赵主任对同学们提出殷切希望。
河北金融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领队董磊感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山村语言资源、教育情况,深刻认识到知识才能真正改变命运。我们也是从大山里出来的孩子,必须全力以赴反哺家乡,为家乡脱贫攻坚尽最大努力。”
责任编辑:赵亚宣